冬春交替之际,
天气忽冷忽热,
细菌也变得“活跃”起来。
最近,流脑进入了高发期。
流脑,全称流行性脑脊髓膜炎,是一种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。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流脑,避免恐慌,我们特别整理了以下科普知识,希望大家科学认识、积极预防。 一、什么是流脑?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(简称流脑)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。流脑发病急、传播快,但只要及时发现、科学治疗,大多数患者可以治愈。
二、流脑的主要症状 流脑的典型症状包括突发高热、剧烈头痛、频繁呕吐,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皮肤瘀点或瘀斑,以及脑膜刺激征(如颈项强直、克氏征阳性等)。如果出现这些症状,尤其是发热、头痛和呕吐,一定要及时就医。
三、流脑的传播途径 流脑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。当患者或无症状的带菌者咳嗽、打喷嚏时,周围的健康人吸入飞沫后可能被感染。不过,脑膜炎奈瑟菌在外界的生存能力极弱,离开人体后很快就会死亡,因此传播需要较密切的接触。
四、如何预防流脑? 1. 接种疫苗:接种流脑疫苗是预防流脑最有效的方法之一。目前我国有多种流脑疫苗可供选择,建议适龄儿童按计划接种。 2. 保持良好卫生习惯:勤洗手、多通风,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、空气不流通的场所。 3. 增强免疫力:保持规律作息,注意饮食均衡,适当锻炼身体。 4. 学校防控措施:学校应加强晨检制度,监测学生健康状况,发现异常及时就医。
五、流脑的治疗措施 流脑一旦确诊,需要立即住院隔离治疗。目前主要采用抗生素治疗,如青霉素G或三代头孢(如头孢曲松、头孢噻肟)。在治疗过程中,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。如果出现高颅压等严重症状,还需进行脱水治疗。
六、流脑的预后 流脑的预后与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是否及时密切相关。普通型流脑患者经过及时治疗,大多数可以完全康复。但暴发型流脑病情凶险,病死率较高,幸存者中也可能出现听力丧失、神经损害等后遗症。
七、致家长和群众的温馨提醒 1. 不要恐慌:流脑虽然可怕,但可防可控。只要做好预防措施,感染的风险会大大降低。 2. 及时就医:如果出现发热、头痛、呕吐等症状,尤其是伴有皮肤瘀点或瘀斑,务必及时就医。 3. 配合学校和社区:学校和社区会采取一系列防控措施,请大家积极配合。 希望大家科学认识流脑,做好个人防护,共同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。
急诊医学科咨询电话: 0830-5210348 0830-526912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