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830-5269120
0830-5211666
首页 >> Betway·必威(西汉姆联)唯一官方网站 >> 医院新闻
【人医科普】高温天中暑别慌!急救人员教你五步法,关键时刻能救命
时间:2025-07-15 浏览次数:987 来源:必威betway西汉姆联官方网站

作为晚熟荔枝之乡,合江的夏天常常和高温高湿挂钩,体感温度更是动不动就“爆表”。

现在正是荔枝上市的季节,前两天,几位果农在荔枝园里忙着采摘,热浪一波接一波地涌来。突然,一位果农直挺挺地晃了晃,接着就一头栽倒在地——满头大汗,脸色苍白得吓人,嘴里还断断续续地说着“头晕、头疼、心里发慌”,手脚还出现了抽筋的情况。

其实,这可不是个例。去年夏天,我院急诊科就接诊过不少严重的中暑病例。其中一位建筑工人,因为在烈日下长时间作业,出现了高热、昏迷的症状,送到医院时体温都快到 42℃了,被确诊为“热射病”,经过医生们的全力抢救,才总算转危为安。

图片

什么是中暑?

中暑,简单来说,就是在高温、高湿的环境里,我们的身体“扛不住”了。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出现障碍,汗腺也“罢工”无法正常工作,再加上水和电解质丢失得太多,就会引发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。

图片


有几类人群是中暑的高发对象:

老年人:他们的体温调节功能比较差,散热不顺畅,出汗也少,很容易中招。

儿童、孕产妇:儿童的身体还在发育,耐热能力弱;孕产妇身体负担重,也经不起高温的 "折腾"。

肥胖者:身体里的脂肪就像一层 "保温层",散热困难,耐热能力自然也差。

慢性病患者:像高血压、心脏病、糖尿病等患者,中暑的风险比正常人高很多,平时更要注意补水。

长期在户外从事体力劳动的人,比如刚才提到的果农、建筑工人,临近中午时一定要做好防护,像采取遮阳措施、用湿毛巾降温等,还要及时补充水分。

图片


中暑有哪些症状?

中暑后,身体会发出一系列“信号”。一般来说,会出现头晕、头痛、全身无力、口渴、心悸、恶心、呕吐等症状,严重的时候,甚至会突然晕倒。


中暑急救五步法,关键时刻能派上大用场

如果遇到有人中暑,别慌张,记住 “搬移、降温、补水、促醒、转送”这五步法,能起到应急作用。但要是出现了重症中暑的症状,一定要立刻拨打急救电话,及时把患者送到医院。

搬移:迅速把患者从高温的地方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,让患者平躺下来,解开衣服扣子,松开或者脱去衣服,同时把双脚抬高。

降温:用冷毛巾捂住患者的额头,也可以用凉水喷洒或者用湿毛巾擦拭患者的全身,然后用扇子或者电风扇吹风,加快散热。不过降温要适度,别让患者感冒了。当患者的体温降到 38℃以下时,就可以停止冷敷等强制性的降温措施了。

补水:如果患者还有意识,可以给他们补充一些水分,比如淡盐水或者小苏打水,但不能让他们喝咖啡或者酒精类饮料。需要注意的是,千万不能急着给患者补充大量水分

促醒:要是患者已经失去了知觉,可以按压他们的人中穴和合谷穴,帮助他们恢复意识。如果患者呼吸停止,要及时做人工呼吸。

转送:对于重症中暑的患者,要马上送往医院诊治。在等待救援的时候,要让患者平躺着,头向后仰,保持呼吸畅通。搬运患者时,要用担架运送,不能让患者自己走路。在运送的途中,最好用冰袋敷在患者的额头、后脑勺、胸口、肘窝以及大腿根部,帮助降温。

图片

预防中暑,这些要点要记牢

避免长时间在烈日下活动,尤其是上午 10 时到下午 3 时这段时间,尽量别在烈日下待着。

天气炎热的时候,老年人、孕妇、慢性病患者要尽可能减少外出

平时要及时补充水分,别等口渴了才喝水。最佳的饮水时间是早上起床后、上午 10 时、下午 3 时至 4 时、晚上睡觉前,这几个时间点可以分别喝 1 至 2 杯白开水或者加盐的水。

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,多喝番茄汤、绿豆汤、豆浆、酸梅汤等。

外出时要做好防晒措施,比如打遮阳伞、戴遮阳帽、戴太阳镜、涂抹防晒霜。

图片

夏天高温天气多,掌握这些中暑急救和预防的知识,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和身边人的健康。


Baidu
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