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伏天的合江像个大桑拿房,江边挤满玩水的人——小孩套着游泳圈瞎扑腾,大爷光膀子泡在水里哼小曲,半大的小子搂着啤酒瓶,坐在破筏子上就敢往河心飘。
可谁也没留意,水里藏着催命的陷阱,暗礁像刀子似的戳在水底,漩涡卷着泥沙打旋,前一秒还踩着硬地,后脚可能就掉进深窟窿,眨眼间水就没到脖子!
江水吞人有多快?防溺水的法子、救人的讲究,今天必须掰开揉碎了讲!说不定哪天遇上事,就能从水里捞回一条命!

溺水高危人群
儿童(尤其1-14岁): 好奇心强、自救能力弱,是溺水主要受害者。 青少年(15-24岁): 常因野外游泳、冒险戏水遇险,安全意识不足。 饮酒或服药后下水者: 判断力、反应能力、体力严重下降。 独自游泳或野泳者: 缺乏安全保障和及时救援。 溺水高发危险区域 开放水域: 长江、赤水河沿岸、水库、湖泊。 农田周边:灌溉水渠、蓄水池(水深坡滑、易忽视)。 暴雨后:低洼积水区、被淹没道路(水深难测)。 无人看管泳池:尤其对儿童危险。 溺水时的表现 黄金救援时间只有 20-60 秒! 溺水者的表现特别具有迷惑性,岸上的人很容易看走眼,误解为正常戏水。 1. 头后仰,嘴在水面; 2. 眼神涣散或紧闭; 3. 身体直立,无踢水动作; 4. 头发覆盖前额/眼睛; 5. 无法呼救或挥手; 6. 试图游向某处但无法前进; 7. 张嘴喘气/张口无声; 8. 儿童可能表现为“安静”:眼神呆滞、身体僵硬不动。 划重点:别等听到呼救再行动!真正溺水的人,往往连喊救命的力气都没有! 溺水急救:黄金4分钟至关重要! 1. 立即呼救,启动应急系统: 大声呼救,拨打120(准确告知地点、情况)。 2. 安全救援:切勿盲目下水!优先使用救生圈、竹竿、绳索等工具将溺水者拉回。 3. 判断与处理: 有意识、有呼吸:保暖,侧卧位,防止误吸,密切观察,等待救援。 无意识、无呼吸或仅有濒死叹息样呼吸:立即开始心肺复苏(CPR)A-B-C顺序!同时兼顾保温,低体温是溺水者预后不好的重要因素。 开放气道 (A):快速清理溺水者口鼻中的泥沙、水草等异物。 人工呼吸 (B):捏紧鼻孔,口对口密封吹气2-5次,每次吹气约1秒,看到胸廓抬起即可。 胸外按压 (C):让溺水者仰卧于硬地。按压位置:两乳头连线中点(胸骨下半部)。按压深度:成人至少5-6厘米,儿童约5厘米,婴儿约4厘米。按压频率:100-120次/分钟。保证胸廓充分回弹,减少中断。按压与通气比:30:2(单人施救者)。 重要纠正:切勿采取任何形式的“控水”措施! 这不仅无效,更会延误心肺复苏,增加呕吐误吸和死亡风险。 4. 持续施救:持续进行CPR,直到专业急救人员到达或溺水者恢复自主呼吸心跳。 溺水预防:将危险止于萌芽 看紧孩子:别让娃单独靠近水边!游泳时必须有大人全程盯着,保持 "伸手就能摸到" 的距离,别玩手机分心! 选对地方:野泳千万别去!去正规泳池,看有没有合格的救生员 下水前准备:不喝酒、不吃影响意识的药,热身做足,掂量掂量自己的体力和水性 穿好装备:小孩和不会游泳的人,一定要穿质量合格的救生衣(不是游泳圈!) 看天看水:雷雨、洪水天别去水边,水位暴涨、水流快的地方也别逗留 学门手艺:去正规地方学游泳,顺便学点水上自救技巧,关键时刻能救自己 掌握科学急救知识,杜绝危险行为,筑牢抵御溺水防线,守护家人和身边人的安全,平安度过盛夏!







